中文
中文
英文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媒体关注
中国民航网
国产化替代大有可期 辰创科技的数智融合之道
2023-05-19 17:01

  实业兴邦。在装备制造业国产化创新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带着最新的转化成果,以及满满的科技报国情怀,走进我们的视野。刚刚举行的第三届民航技术装备及服务展上,来自非公企业辰创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四型机场建设的全套解决方案,吸引了与会众多业界专家的眼球,作为深耕安防领域多年的代表,辰创科技是全国产替代的先行者。公司在民航安防领域埋头研发,发挥数智融合优势。稳扎稳打,公司对民航科技发展的脉络和视觉,已经十分清晰独特。在会场,飞行员出身的公司党支部书记陶勇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记者:今年的民航新技术装备展览,与往届有何不同?

  陶勇:最大感觉是规模大了,参展很踊跃,人流也上来了,内容形式丰富,新东西多了,民航恢复正常化,好事。

 

  记者:辰创科技从军工迈向民航体系,如何看待这个业务路径的转变?

  陶勇:辰创科技的军工情怀是企业坚固的底色,军工“品质之芯”是立业之本。创业初期,在经过认真实地考察与论证分析后,我们选择聚焦机场跑道FOD异物检测雷达进行技术研发,而在当时该毫米波雷达探测技术仍处于国际垄断,在这款产品在完成测试定型后,我们也成为国内首家能将雷达最小异物探测精度实现在0.5cmX0.5cm——近似于歼20机身内最小螺母大小。

  辰创科技作为一家非公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必须将“生存与成长”纳入重要考量,这也决定了我们在业务探索上能够更专精笃行,走差异化发展的路子,为市场空间补漏扫盲。

  以军工立品牌,以民品括市场,是我们的目标蓝图。公司已经逐步建立起高端雷达及光电融合系列产品以及智慧运营管理等平台系统。

  以机场跑道FOD异物探测这块来说,2018年8月FOD探测等新技术产品列入采购名录,实施补贴政策,加快在机场的应用。辰创科技也是紧跟时代政策的转变,主动开拓市场。目前,“平安机场立体安防解决方案”,是公司为防范跑道异物、低慢小目标、周界入侵等航空器事故征候自主研发的立体安防系统,已经逐步进入到全国各地的部分军、民用机场进行示范性应用,这其实是给辰创科技这一类非公企业进入民航业的坚实信心。有需求,才会有动力;有创新,才能有潜力!非公企业的参与其实也是在给这个巨大的市场注入“活水”,让整一个智能安防、运营管理、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提升,共同推进国家“四型机场”“智慧民航”的战略落地。

  

 

  记者:辰创科技的业务与航空安全紧密相连,近几年,我们也看到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正呈现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涉足到应急救援、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等更多领域,辰创科技的技术优势在未来会有怎样的体现?

  陶勇: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其实辰创科技的业务已经完整涉及到数据采集、融合分析及应用系统开发。

  除了高端雷达设备,用于机场“跑道-净空区-周界”的跑道异物、低慢小目标监测、无人机反制、非法入侵或聚集行为等立体安防布控领域。此外,我们这次带来的“智慧机场平台管理解决方案”,也针对机场智慧运营的迫切需求而研制的,核心目标是针对机场“人-车-机-设备-资产-数据”等生产要素的全数字化管理。

  

 

  整个智慧管理平台中也会涉及到一些核心的、高技术价值的子系统应用,例如在智慧机场一体化保障平台里,涵盖了辰创科技PHM系统、末端数据采集系统、装备技术保障系统,而这些对于多类型航空器的全生命周期智慧管控也是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目前,辰创科技智慧机场平台管理解决方案的核心技术已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等多个国家重点场景中使用,未来也是希望竞逐万亿市场,为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辰创科技业务生态丰富,其最核心的技术壁垒主要有哪些体现,未来的战略布局重心是怎样的?

  陶勇:辰创科技是国内深耕微波毫米波探测技术、雷达硬件前端技术、数据化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在2020年被认定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

  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根据《2022年中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市场调研报告》调查,中国境内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达130.41亿元,辰创科技作为雷达整机系统链条核心一员,已经具备雷达系统、整机、模块的研发生产能力:(1)实现雷达核心模块全覆盖;(2)产品全频段覆盖;(3)各类整机产品可适用于路基、车、机、舰、弹、星载等多场景。解决了毫米波相控阵雷达技术融合应用的成本、国产化替代、规模化应用的难题,成功应用于军/民用航空、边海防线、武装冲突地区、自然保护区、公共安全等国家战略要地。

 

  未来,公司将围绕“建设成为电子信息领域规模发展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战略目标,深耕人工智能与高端智造领域,打破技术垄断,围绕国产替代产业及重点产业链,切实突破特种雷达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打造军用领域到民用。

  

 

  记者:您对民航业深化改革、促进非公资本进入民航业还有哪些建议?

  陶勇:一、深化改革,开放市场。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应航空服务的需求也持续上升,开放非公资本进入民航业,是大势所趋,在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提高非公资本投资比例,刺激市场活力,促进航空业快速发展。

  二、制定政策,鼓励投资。深化非公资本进入民航业改革,建议可制定相关政策,放宽非公资本对民航业投资限制,简化审批程序,对有意向资本进行政策辅导,激活民航业市场活力,适当制定鼓励投资相关政策,非公资本投资民航业可享受政策的东风,加大投资力度。

  三、健全行业产业链。随着科技进步,民航业面临国内外技术竞争加剧的局面,健全行业产业链,聚集行业专家资源,促进民航业、非公企业的技术革新,优化产业链上下游,降低民航业成本,提高非公资本投资热情。

  四、提高媒体关注。建议行业垂类媒体能够提升对民航产业链上的非公企业的关注度,从多角度、多举措加强非公资本、非公企业宣传,树立产业链标杆,形成标杆示范效应。希望《中国民航报》能与我们携手共进!

 

来源:中国民航网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梁永军)

 
 
 

Copyright ©2024 广州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171828号